“嘎嘎嘎”“汪汪汪”……不同于传统的“你讲我听”讲座模式,随着听叫声猜动物的互动小游戏开场,这更像是一次生动有趣的故事会,小读者们兴致勃勃地猜着、模仿着各类小动物。晓玲叮当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:“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?”话音刚落,底下的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:“因为它做错了事,被造物主惩罚了”“因为它们打架,鼻子缠在一起,结果就被拉长了……”
“对,都对!” 晓玲叮当说道:“在我的想象中,因为有只虫子咬住了大象的鼻子,怎么都不松口。大象挣扎着挣扎着,鼻子却被越咬越长了”她表示想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和阅读的,“大象长鼻子的故事”缘于其看过的一则“美国种族歧视”新闻,在平时生活中将发现的有趣事情和想到的念头都记下来,让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库,而童话就是一把开启想象之门的小钥匙。
接下来,晓玲叮当老师与小读者们分享了《怕黑的小蝙蝠》、《打鸣的鸭子》,一人分饰多角,用不同声线声情并茂地表演了绘本中发生的或温馨、或诙谐、或曲折的成长小故事。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形象演绎出一个个好玩的故事,而不同动物发生的奇妙际遇以及遇到的烦恼,或许又能在每个孩子身上找到影子。
在活动尾声,随着一句咒语“尾巴尾巴哇咔咔”,卡通人偶迷糊鼠出现在大家面前,它用活泼生动的肢体语言展开互动,鼓掌、转圈、拥抱,实体化的形象再一次激发了小读者们的想象力,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。